
新闻资讯

当前,我国正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,持续推动能源革命,这也为光伏下游应用打开了广阔空间。如各地在探索光伏制氢及制氨、制甲醇等模式,扩大对绿电的就地消纳。
近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,积极支持新能源+储能、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。“随着光伏下游应用日渐丰富、占比不断提高,储能系统的配备将大大增强光伏发电的灵活性,降低电网调峰压力。”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肖刚认为,为进一步拓展光伏应用的发展空间,要鼓励在发电侧、电网侧、消费侧部署储能设施,让新能源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,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。
站在撒永山脚下,抬头仰望,光伏阵列好似撒播阳光“种子”的田野,不断长出绿色的电能。这里虽是偏远山区,贫瘠山地上的产出也点亮了都市的霓虹,为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出力。过去30年光伏全产业链借着政策的东风、产业的红利,拥抱数字化的力量,不断壮大成熟;未来,随着光伏应用的进一步拓展,光伏组件的身影还将出现在滩涂、鱼塘、车站、矿坑……光伏产业将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,点亮美好生活,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动能。